杨殿兴撰诗 阳廷福书 |
扁鹊(对联) 起死回生,神医妙术名千古; 攻坚解惑,典籍难经惠万民。 (程立家) 咏扁鹊(五古) 古有扁鹊术,得之于长桑。 饮过上池水,可视垣一方。 言病之所在,论得其阴阳。 寸口诊脉法,三指乃滥觞。 针灸方药技,敷畅且发扬。 回生起死者,愈病出膏肓。 详说六不治,辨证论恒昌。 德泽被天下,功业惠四方。 千秋传医史,万世永流芳。 天地与同寿,日月并齐光。 (周志彬) 咏秦越人(七古) 神医扁鹊施甘露,泽被苍生总及时。 齐赵扶伤仁术妙,望闻察色惠眸奇。 披肝事业献心血,沥胆贫民谱史诗。 日月同辉功德厚,芳名化作杏林碑。 (张发荣) 游内丘扁鹊祠感怀(七律) 九龙古柏郁葱茏,拜谒王山觅圣踪。 庙宇庄严医祖奉,碑铭厚重鹊王功。 齐侯忌讳良机误,虢子随缘寿命丰。 解难蠲疴慈妇幼,千秋万代世人崇。 (杨殿兴) 扁鹊(公元前407~前310年)姓秦,名越人,战国时期的名医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。《史记》对其生平事迹有详细的记载。扁鹊创造了望、闻、问、切的诊断方法,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。他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遍游各国行医,因医术高明,被世人尊称为神医,宋代封为神应王。 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记载,扁鹊曾为齐桓侯望诊,认为桓侯有病,病变尚在肌肤,应及早治疗,但齐桓侯不以为然。此后扁鹊每过几天为他望诊一次,多次提醒他疾病正在发展,不治将深,但桓侯不听,坚持认为自己没病。最终因为拒绝医治,致使疾病深入骨髓,无法治疗,抱病而亡。这就是成语讳疾忌医的由来。还有一次,扁鹊路过虢国,听说虢太子暴死,详细了解病情之后,扁鹊判断出太子没有死,而是患了“尸厥”,即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。于是扁鹊命弟子针刺百会,又用药熨两胁,虢太子很快苏醒过来,数日之后就完全恢复了健康。这就是成语起死回生的由来。
温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结语: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。本文由每日新知网(www.wtxxi.com)小编为大家整理,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